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 >  >> 正文
他力气比武松还大,宋江却瞧不起他,于是他甘当混子,苟活到最后
来源: 个人图书馆-耳东话史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13 09:37:56

一提“梁山好汉”,人们想到的总是武松、鲁智深这些角色,不可否认,作者施耐庵的确是给了他们最多的戏份,但水泊梁山之上光是头领就有一百零八人,其中能人异士何其多,被忽略的高手自然也是数不胜数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若有人问你“梁山上武艺最强的人是谁”,那答案或许是卢俊义、五虎将、武松、鲁智深等人,但若有人问你“力量最大的人是谁”,答案或许就不是这些人了。

有一人力量远比他们大,然而那人却得不到宋江的重用,于是甘心在梁山之上混日子,一直活到最后。

一、梁山上的大力士

《水浒传》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,现实世界固然也是如此,但那个虚构的世界则更为残酷一些,只有强者才能在那个世界生存,而常言道“一力降十会”,力量大的人,自然就能算得上是“强者”。

(武松剧照)

那么谁是梁山之上力气最大的人?

武松?他的力气确实远超常人,他在景阳冈打虎的那次经历就堪称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,那猛虎的力量何其大,速度何其迅猛,在武松面前也不够看了。

你且看武松的拳头有多猛:“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,偷出右手来,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,尽平生之力,只顾打。打到五七十拳,那大虫眼里、口里、鼻子里、耳朵里,都迸出鲜血来。那武松尽平昔神威,仗胸中武艺,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,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。”

徒手将猛虎打得七窍流血,这是什么概念?

但无论武松有多猛,他的力量也强不过那“倒拔垂杨柳”的鲁智深,武松是力与技的结合,而鲁智深的徒手拔大树之举则纯粹是展现了力量。

(鲁智深剧照)

你且看书中描述:“智深相了一相,走到树前,把直裰脱了,用右手向下,把身倒缴着,却把左手拔住上截,把腰只一趁,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 起。众泼皮见了,一齐拜倒在地,只叫:"师父非是凡人,正是真罗汉身体,无千万斤气力,如何拔得起?’”

鲁智深有千万斤的力气,难道还有人能比他的力气大?

还真有,不过那人的名气并不大,笔者所指即是“独角龙”邹润。

二、被忽略的人才

邹润与大部分的地煞好汉一样,书中大部分情节都是围绕着天罡好汉展开,地煞只能沦为陪衬,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煞之中没有强者,事实上每一位地煞好汉都被赋予了极具特点的人设,而邹润的特点就是力气大。

邹润初登场时,书中就有这么一段描述:“第二个好汉,名唤邹润,是他侄儿,年纪与叔叔仿佛,二人争差不多,身材长大,天生一等异相,脑后一个肉瘤,以此人都唤他做"独角龙’。那邹润往常但和人争闹,性起来一头撞去,忽然一日,一头撞折了涧边一株松树,看的人都惊呆了。”

书中提到邹润这哥们天生异象,那头顶是长着一个肉瘤,可想而知这哥们有多难看,但那肉瘤不但没有成为他的累赘,反倒成了他的“武器”,他一怒之下,居然用头撞断了一棵松树。

鲁智深将柳树连根拔起固然不易,但要让他一头撞断一棵树,只怕他也做不到,要知道不少文学作品中都有一个大活人撞树而死的桥段,这里不仅展现了邹润的力量惊人,同时也展现了他那头颅是如同钢铁一般坚硬,否则常人撞在树上,只怕都难逃一死。

(宋江剧照)

如此身怀绝技的异人,上了梁山自然应该得到重用才是,然而也不知是因为梁山人才太多,还是宋江以貌取人,邹润上山之后并未被宋江重视。

原著第五十一回中提到,刚上山的邹润就被宋江派去看大门了,书中是这么说的:“鸭嘴滩小寨,邹渊、邹润叔侄两个守把。”

这种差事,难道不是随便找两个士兵都能做吗?何须一个头领去做?

而在后续的剧情中,邹润也鲜有亮眼的表现,故事初期交代的他天生异相,力大无穷的设定也成了摆设。

比如大名府一战,他虽然也有出手,但仅仅只是假扮成卖灯的客人而已:“再调邹渊、邹润,扮做卖灯客人,直往北京城中,寻客店安歇,只看楼中火起,便去司狱司前策应。”

事实上以他的能力,在后续的剧情中是完全可以有大用处的,比如原著第七十回,张清飞石打梁山众将士时,不少好汉都是被打得头破血流。

(张清剧照)

比如鲁智深就是如此:“张清在马上喝声:"着!’一石子正飞在 鲁智深头上,打得鲜血迸流,望后便倒。”

可见张清那飞石绝技有多精准,但这就是邹润大显神威的时候,一颗小小的飞石算什么,他的头可是硬到能撞断大树的程度,此时若由他的铁头功来挡下张清的飞石,那情节自然更显戏剧性,也可以让这位好汉的形象更加饱满。

然而作者没这么写,他始终得不到宋江的重视。

三、苟活到最后的聪明人

邹润的情况像极了现实世界中那些怀才不遇的人,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,却得不到领导的重视,他们会怎么做?一部分人会选择继续努力,争取被伯乐发现,而另一部分人则难免消极怠工,选择摆烂。

(邹润剧照)

邹润就是后者,他在后续的剧情中就鲜有表现,所以他才能在那惨烈的征方腊一役中活下来。

而他或许也早已厌倦了在宋江身边不得重用的日子,因此在征方腊之后,他选择辞官回乡。

邹润的经历也告诉我们,良禽择木而栖,没必要为不认可自己的人卖命,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供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