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 >  >> 正文
永远不要向别人证明自己
来源: 青年文摘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28 17:31:36

点击上方蓝字“青年文摘”


【资料图】

右上角“...”点选“设为星标”

添加★标不再错过推送

每天8点 12点 20点不见不散~

作者:妙黛

来源:曾奇峰心理工作室(ID:zqfxlgzs)

在网上看到一个博主发的帖子,记录了自己遭到网暴的故事。

她去年上了一档综艺节目之后,被很多人认识了。

于是就有网友专门“打假”她,比如说她爱人上的那所名校,根本没有天体物理专业,或者她开学的时间,根本不是那所名校发送offer的时间等。

这位博主为了证明自己,私信给那位网友发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、学生卡等。

没想到,对方看到她发过去的一堆“证明文件”,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“哦,我就是看你想红,特意帮帮你而已”。

图/摄图网

听起来很气人的故事,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在做着和这位博主一样的事情。

就是当感到被人误解、不被理解或受到不公正待遇时,我们内心会变得混乱和不安,并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想要表达真实想法、证明自己的冲动。

想要证明自己是一种自我保护,但是我们却往往会被这种感受所剥削。

实际上,质疑我们的人,他们并不在意真相,也许只想看我们脸红自证的样子。

那么,我们焦急地证明,疯狂地解释,到底在解释给谁听呢?

努力证明,是害怕自己不够好

电影《让子弹飞》中,小六子明明吃了一碗粉,却被诬陷给了一碗粉的钱吃了两碗粉。

他百口莫辩,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偷吃,剖开自己肚子给别人看。最终的结果,小六子确实证明了自己,也确实痛苦地死去了。

至于有没有谁真正在意他到底吃了几碗粉?好像并没有。

这个故事看起来荒谬,却是一个我们非常容易陷入的“自证陷阱”。

别人的某句话、某个眼神、某个动作,都可能刺激到我们的心弦。

让那些忍不住解释的话语,从心头直接冲到嗓子眼,恨不得一股脑说出来,努力自证。

当然,我们并不是对所有的话,都会有解释的欲望。

往往是当对方的话语,恰好戳中我们潜意识里对自己的怀疑,我们认同了对方攻击的话语,才会情绪激动,喉咙哽咽。

图/摄图网

比如一个觉得自己微胖的女孩,每当别人说她胖了的时候,她总会忍不住说“我要减肥”。

因为那些对她身材评价的话,正好印证了她心中“我不够美”的念头。

比如一个从小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孩,每当别人对女性有职场歧视的时候,她总是忍不住去解释女性的能力和价值感。

因为那些歧视女性的话,正好印证了她心中“女孩可能不如男孩”的疑惑。

那些我们气急败坏、心生委屈的时刻,跟那个剖腹自证的小六子多像啊!

人的心理有一个规律——我们不会对与自己无关的情绪产生反应。

我们想要解释,是因为我们怀疑自己,真的是别人口中的样子。一边怀疑着自己,一边又为自己开脱。

事实上,我们在解释的时候,对方未必真的在乎我们的理由是什么。

我们拼命地解释,到底在向谁证明?

小兰曾经给我讲过她买蛋糕的故事。

她非常喜欢吃甜品,但是每次买之前都会内心挣扎好久。一小块甜品,要二十多块钱,一次买三块的话,就要花六七十块钱。

这个价格确实不便宜,但是没有贵到消费不起或者需要自我谴责的程度。

可小兰每次走进蛋糕店之前,似乎脑海中都有两个小人在打架。

一个小人在说:就一块蛋糕而已,又不是买不起,人生得意须尽欢。

另一个小人在说:几十块钱够买很多日用品了,能买一大袋蔬菜,吃几块蛋糕有什么用?

图/摄图网

我让她闭上眼睛,察觉一下自己,那些“证明自己没有那么不懂事”的话到底在对谁说?那些阻止她买蛋糕的话,谁经常对她说?

小兰说,自己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,每当要花钱的时候,妈妈总是会苦大仇深地教育她一顿,说家里赚钱不容易,每一分钱都沾着父母的血汗。

工作以后,妈妈虽然不再总是强调钱的问题,可是小兰还是忍不住为自己辩解。那个声音似乎在跟妈妈解释:我想要,我配得,我的需求并不羞耻。

我们拼命自证的声音,并不是证明给具体的某个人,而是证明给内在的父母。

所谓内在的父母,指的是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,不自觉地形成自己内心深处的父母形象。

内在父母是我们内化的真实父母形象,长大之后,即使我们不在真实父母身边生活,内在父母也是无处不在的。

内在父母就像我们头顶的一根隐形的手指,或者对我们指指点点,或者对我们抚摸安慰。

而我们内心自我证明的冲动,也往往来自内在父母,来自我们渴望解释自己、渴望被爱被认可的需求。

我们到底为什么,总是在自我证明?

“自证陷阱”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,它让我们自我保护,让我们与消极的声音battle。

但是更多的,自证带给我们的,是自我剥削与自我否定。

我们为什么总是习惯自我剥削,让脑子里的两个小人玩精神内耗的游戏呢?

第一,我们太渴望被认同、被看见。

如果内在父母的形象比较消极或者不健康,比如常常批评、否定或者忽略自己,那么我们可能会感到自卑、不安全、无助等不良情绪。

这时,当我们受到他人的攻击或批评时,比如被指责做错了什么,我们就会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证冲动,试图证明自己并不是这样的人,从而重新获得自己对于自身价值的认同。

我们太渴望被认同,太渴望被温柔相待。

第二,我们的内在父母过于严苛。

就像外在父母那样,严苛的内在父母很可能经常地评判你,并且长篇大论地教训你。

很多时候,内在父母会直接做出一个重大的人生决定,而毫不理会我们真实的感受,就像外在父母对我们做的那样。

我们与内在父母的内部对话中,总是出现“应该”的那一面,总是发出“你应该这样做”和“你不应该这样做”的声音。

可真实的我们,也总是忍不住冒出头来,解释自己真实的感受。

图/摄图网

第三,我们无法信任别人,无法信任自己。

当我们在自证的时候,其实也是在传递一种信号:你不会信任我,我也不信任你。

尤其是当我们的内核不稳、自我评价体系混乱的时候,总是会患得患失,预设自己是不够好、不值得被信任的。

同时,我们也不信任别人的强大。

我们觉得只有通过证明,别人才能看到自己,而不是他们本身就足够安全,能够容纳真实的我们。

除了你自己,没人值得你去辩白
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中说: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,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。

我们总是渴望被别人温柔对待,可往往对我们最严苛的,就是我们自己。

之所以要与自证陷阱和解,也恰好是因为,我们需要与严苛的自己和解。

第一,摆脱“自证陷阱”,停止自我证明。

当一个人想要诬陷你偷吃了他的东西时,他根本不在意你是否真的偷吃,他只是想看你气急败坏、剖腹自证的样子。

就像那些说你“有点胖了”“没有女人味”“工作不用心”的人,他们完全不在乎你本身的样子,只是想要站在高位对你进行精神霸凌而已。

唯一的方法,就是一笑而过,停止证明自己。

每当想要跟对方解释的时候,不妨先默默说一句:让我解释,他配吗?

第二,与内在父母,温和地对话。

每当内心有那些熟悉的、被指责的声音时,我们先不要急着去辩护、去跟自己争吵。

而是试着深呼吸,试着平和地表达自己。

每当心中有两个小人打架的时候,都应该先闭上眼睛,想象出自己童年的样子,然后用现在自己的形象,去抚摸那个小孩的头,并且告诉他:

我已经长大了,可以满足你的需求。你值得拥有更好的,你可以享受生活。

图/摄图网

第三,建立稳定的自我评价体系。

我们喜欢自证,是经历了一个“先认同,后否定”的过程。

而我们之所以认同对方,是因为我们本身自我评价体系就不稳定,本身就是风雨飘摇的。

在向别人辩驳之前,我们先稳住自己,确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,才不会被他人思想左右。

把自己的事情还给自己,把别人的事情还给别人。

如果有人诬陷你偷吃了他的东西,不要急着剖开自己的肚子。

谁质疑谁举证,他如果真的这么怀疑,应该自己用眼睛去看,而不是等你去证明。

作者:妙黛。文章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,2000多篇原创亲子/两性/个人成长心理文章,精神分析学习,9年陪伴,少点内心的冲突,多点精神的自由。

▽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▽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供应